(资料图)
新快报讯 记者魏鑫报道 日前,一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12月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》在网络传开,该通知不再要求“宅地出让全年不超过3次”,引发外界对“取消集中供地制度”的猜测。
通知截图
对此,自然资源部3日回应称,该文件是自然资源部印发的,对地方住宅用地供应工作进行的指导文件。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,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,更好发挥充分公开披露信息对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积极作用。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,集中供地是长效机制,不能因市场低迷就退出。“集中供地的本源,一方面是疏通供需双方的信息,引导各方预期,避免抢地导致地价推动房价,导致资金大规模涌入楼市,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土地合理定价,纠偏地方无序的土地财政行为,并通过强化信心披露和供地规则,倒逼熟地出让,降低开发商拿地无序的成本;最后,通过集中供地,建立精细化的供地模式,在土地端实现供给侧改革,适应需求、引导需求,让供需匹配,既保障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诉求,也稳定了房地产市场,而且确保了民生诉求。”
而优化集中供地制度,李宇嘉也认为有其必要性。在他看来,通过集中供地(一天内完成十几宗地块出让)控制源头上抢地、诞生高地价的必要性,已下降了很多。“没有前期融资,必须用自有资金拿地,多数开发商无法拿地(特别是民企,他们是造地王、高价地的主力选手)。后续,商品房市场下行,回款走低,开发商资金链紧张,此时继续沿用集中供地,在很多城市甚至导致大面积流拍,恶化市场预期的同时,此前出让的高价地也无法开发了,甚至计提坏账准备。”
房地产市场研究专家邓浩志也认为,调整集中供地制度,更符合当前市场需求。“土地市场热的时候,集中供地感觉像饥饿营销,反而起到了给市场加温的作用。结果是很多地块都是顶价成交,加价成交,甚至摇号定归属;土地市场冷的时候,这个为土地市场降温的设计,效果却是成倍地增长,买家进一步被分流。”
关于制度优化方向,李宇嘉表示,此次完善供地模式,在供地计划上,要参考过去供地规模、开发情况、在售情况、流拍情况、竣工情况等,需要精细化的供应模式,“比如该供什么地块(刚需还是改善),在哪里供应,土地性质和功能,比例和结构,什么样的交通条件等等,都要充分考虑。因此,需要在信息披露端做大量工作。”
当下销售平淡,不少房企收缩投资力求现金流稳定,拿地意愿不强。供地制度优化后,能否对土拍市场产生积极影响?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分析称,虽然今年1月份各地投资拿地依然比较疲软,但随着“销售市场活跃-投资拿地活跃”的逻辑线更加清晰,后续各类企业依然会有积极拿地的动作。“加之各地供地信息也会更加明确,客观上会减少土地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,对于激活2023年土地投资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值得期待。”
编辑:丁灿
新快报讯记者魏鑫报道日前,一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12月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...
新快报讯记者杨依泓报道“今年来买金的人比去年前年的还多,我们几个都快忙不过来了。”兔年春节期间,...
■新快报记者刘艳爽(负责上市公司新闻)农历新年假期,各种走亲戚活动纷纷登场,家家户户都要购买各种...
新快报讯记者张晓菡报道2022年,储能行业业绩涨势喜人。截至2月1日,已有超70家储能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...
新快报讯记者张晓菡报道潮流零售品牌KKV母公司KK集团(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)于近期二度递表港交所。...